學校疫情下的體驗與學習 校長 廖傑隆
這一次的疫情說來就來。雖然事前已經做了不少準備,但是面對疫情突然的變化,還是覺得很不習慣、很突兀。沒有了學生的校園,頓時變得空蕩蕩,很不真實的感覺。
然而疫情對於教育,似乎改變了我們對於「教育」的想像。歐洲大學協會 (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) 最近提出「大學無邊界」 (Universities without Walls) 報告,闡述2030年期望實現的大學教育願景:「創造開放、無邊界且教學方式從本質到結構皆支持混合式教學的大學校園。」摒棄「大學」兩個字,從某個角度來講,台灣這次疫情下,小學教育還真的做到融合:現場/線上、正式/非正式、校園/社會、封閉/開放、同步/非同步、集中/分散以及內部/外部等等的教學概念。
線上教學從來不曾如此普遍的實施,不管全世界,所有的老師和學生都在摸索。我跟一群跨校團隊老師在疫情期間受到教育局委託,辦理線上藝術療育課程設計、影片拍攝及開辦暑期線上夏令營。從頭到尾參與到課程討論、課程設計、線上教學以及教學檢討的整個過程。親眼見到線上授課之中,老師的教學活動受到的限制。最常見的狀況是對孩子學習行為的掌握。有的孩子害羞,不常露出畫面;有的孩子的電腦收訊不佳,常常離線;更重要的是,大部分老師都只看得見孩子的頭像、最多就是看到臉,但是他們的桌上有什麼?正在做些什麼事?老師都很難掌握。這時候,老師只得使出渾身解數,吸引孩子注意。
學習的環境也比在學校重要許多。教室是為了孩子學習而設計,所有教室布置都為了發揮境教。然而在家中學習,不免有家人同處一室,家人是助力還是阻力?很難說,有的孩子喜歡在家中學習,因為自在,不會受到其他同學的干擾。但有的家中有幾個孩子,卻僅有一個空間可以上課,互相干擾自然是免不了的,這時候孩子就要學習好好跟家人相處。
但是我也聽到一個令人開心的例子,有一位高中拒學的孩子,在疫情時間回到線上上課了! 原來他一直覺得,學校限制太多,在線上,可以讓他自由地學習,也不必擔心其他人看他的眼光。學校一直說要有教無類、因材施教,但是在大班級其實有一定的困難。這個孩子找到了他適合學習的方式,很令人欣慰。也許未來我們的個別化教育應當更實際地符合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。
而評量是大家最關心的部分。線上與平時的教學不一樣,評量應當也會不一樣。線上教學著重的是實作評量、檔案評量等多元化的評量,希望盡量看到孩子獨特的個別表現。我們在進行線上課程時,著實也看到許多以前沒有發現到孩子的優點。例如線上完成不了的作業,若給孩子充分的時間,他就會有不同的創意表現。這時候如果還是很在意成績這件事,著重紙筆評量,就失去了線上學習的廣度和個別化的深度,實為可惜。不過學習的成效到底如何?回到學校之後,我們的老師們會對孩子再做一次起點行為的評量,分數不會列入成績,主要目的在於了解孩子在家中學習後的成果,以作為新學期教學的參考,這點家長們倒是可以放心。
這一場疫情,改變了學校教育的生態,也看到許多教育發展的可能,發掘了許多老師的專長,和學生的特殊表現。這場疫情雖然帶給大家憂慮和恐懼,但如果從正向的角度來看,也把許多不可能變為可能,不是嗎?